close

1.羅德斯島巨像

羅德斯島巨像的簡介

  羅德斯島巨像(The Colossus of Rhodes)是七大奇觀中最為神秘,因為它只有五十六年的生命便因地震而倒下,至今考古學家仍未確定它的位置及外觀。

位置
  羅得斯島巨像位於希臘羅得斯島(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的港口。在公元前305年羅得斯島聯邦和馬耳他(Macedonia)的安帝哥尼斯(Antigonids)發生了一場戰爭,戰勝的羅得斯島聯邦得到大批戰利品,為了記念這場勝仗,他們便變賣戰利品來建造羅得斯島巨像。

   古典學者表示,類似巨像的雕像大多是豎立在神廟旁,但羅德斯島的太陽神廟位於城中央山丘上,廟旁沒有任何巨像影跡,卻發現一道重要線索,巨像時代的巨大城牆從城鎮一直延伸到港口,證明羅德斯港大半是人工建造的,也表示巨像可能就在全新港口城牆的尾端。

建造背景及過程 

   生於巨像屹立時代的菲羅認為它的建造就像建造房子一樣;其巨大雕像殘片顯示,建造技巧之精妙不下菲亞斯的宙斯像,一點一滴以大理石為結構基礎,肌膚則是澆鑄銅片建成,雖然56年後(公元前226年)因地震傾倒,殘骸堆積在Mandraki港附近的岸邊,據說遺跡仍壯麗可觀;公元654年,傾頹的雕像由入侵的阿拉伯士兵敲碎當破銅爛鐵在利亞販賣,因此,它的資料更無跡可尋。

巨像真正外觀如何?
 菲羅拜占庭寫著:羅德斯島巨像躺在海上太陽升起光華之處’。古代作家這樣描述:巨像曾矗立此地,是與第一個太陽面向相對的第二個太陽。
  這尊巨像高34米(110尺);豎立56年後,在地震中倒坍。就是躺在地上時,它仍然是一件驚人的東西。很少人能夠用雙臂環抱的大拇指,其他手指每隻都比一整座普通雕像還要粗。折斷的四肢,斷口處像巨大的洞穴,裏面巨石纍纍,那是豎立巨像時用來穩定巨像的。根據古它傳說,巨像造了十二年,一共花了三百他連得(talent)。資金乃是來自售賣德米特里奧斯王(King Demetrios)遺下的大批圍城器械而得。」
   
久以來,有關巨神像的模樣眾說紛紜,一般人都相信羅得斯島巨像是分開雙腿,站立於羅得斯島Mandraki港口的入口處,然而,研究顯示以Mandraki港口的闊度和巨像的高度,這種結構是不合常理,因為巨像跨越港口入口必須要四分一公里高才能辦到,不論以金屬或石塊來建造,跨立的巨像絕對無法承受巨大張力和冬季強風,而且傾倒後巨像的遺跡亦會阻礙著港口,所以真實的巨像應該位於港口的東面更內陸的地方。
  最終命運
  
但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卻把這幢偉大巨像推倒,脆弱的膝蓋成為了巨像的致命傷,巨像從此倒在Mandraki港附近的岸邊。公元654年,羅得斯島被阿拉伯人入侵,入侵者更把遺跡運往敘利亞,使這個奇觀的考察更形困難,所以到底站立?坐下?或是駕著馬車?至今仍無人知曉。


      
      

參考資料 http://ihome.cuhk.edu.hk/~b476727/



2.奧林匹亞宙斯神像宙斯神像

宙斯是希臘眾神之神,為表崇拜而興建的宙斯神像是當時世上最大的室內雕像,宙斯神 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則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部份奧運項目就曾經在此舉行。遺址 位於希臘西岸奧林比亞(Olympia)的古城中。

宙斯神殿建於公元前470年,於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築師Libon設計,宙斯神像則由 雕刻家Pheidias負責。神殿是以表面舖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頂則使用大理石興建而 成,神殿共由三十四條約高17米的科林斯式(Corinthian)支柱支撐著,神殿的面積達 41.1米乘107.75米

宙斯神殿是多利斯式(Doric-style)的建築,整座神像及他所穿的長袍都是由黃金製 成,他頭戴橄欖編織的環,右手握著由象牙及黃金製成的勝利女神像,左手拿著一把鑲 有閃爍耀眼金屬的權杖,上面有一隻鷹停留著,而他所座的寶座則以獅身人面像、勝利 女神及神話人物裝飾,該寶座的底座闊6.5米(20尺),高1.0米(3尺),神像則約高13米 (40尺),相等於四層高的現代樓宇,使座在寶座上宙斯頭部差不多頂著神殿頂

位於奧林比亞的神殿於公元5年被大火摧毀,雖然宙斯神像因被運到君士坦丁堡 (Constantinople)而幸免於難,可是神像最終亦難逃扼運,於公元462年被大火燒毀。

3.埃及金字塔



法老是古埃及的國王,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法老為什麼要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成的? 有人说金字塔是外星人造出来的,事實究竟怎樣。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他用山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左塞王之後的埃及法老紛紛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為自己修建墳墓,從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營造金字塔之風。由於金字塔起源於古王國時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時期內,因此,埃及的古王國時期又被稱為金字塔時代。
古代埃及的法老們為什麼要將墳墓修成角錐體的形式,即修成漢字中的金字形呢?原來,在最早的時候,埃及的法老是準備將馬斯塔巴作為死後的永久性住所的。後來,大約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時候,埃及人產生了國王死後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升天的觀念。在後來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 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金字塔就是這樣的天梯。
同時,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古代埃及太陽神“啦”的標誌是太陽光芒。金字塔象徵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陽光芒。因為,當你站在通往基澤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線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拉的眼睛一樣”。後來古代埃及人對方尖碑的崇拜也有這樣意義,因為方尖碑也表示太陽的光芒。
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這座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經過幾千年來的風吹雨打,頂端已經剝蝕了將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築起埃菲爾鐵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邊長230多米,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胡夫的金字塔,除了以其規模的巨大而令人驚嘆以外,還以其高度的建築技巧而著名。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粘著物,而是一塊石頭疊在另一塊石頭上面的。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至今已歷時數千年,人們也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所以能歷數千年而不倒,這不能不說是建築史上的奇蹟。
另外,在大金字塔身的北側離地面13米高處有一個用4塊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這個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邊形,那麼,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壓力將會把這個出入口壓塌。而用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壓力均勻地分散開了。在四千多年前對力學原理有這樣的理解和運用,能有這樣的構造,確實是十分了不起的。



4.法洛斯燈塔

法洛斯燈塔興其餘六個奇觀絕對是與別不同,因為它並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純粹為人 民實際生活而建,法洛斯燈塔的燈光在晚上照耀著整個亞歷山卓港,保護著海上的船 隻,另外,它亦是當時世上最高的建築物。

位置:在埃及(Egypt)的亞歷山卓港(Alexandria)附近的法洛斯島(island of Pharos)上。

在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死後不久,他的手下之一Ptolemy Soter 便稱 霸埃及,並建都於亞歷山卓,有鑑於亞歷山卓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險,Ptolemy Soter 便下令由建築師Sostratus及亞歷山卓圖書館(Alexandria Library/Mouseion)合作興建 法洛斯燈塔,燈塔於公元前290年竣工。

法洛斯燈塔以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共分為三層:最低的一層為四角柱,高55.9米 (183.4尺),第二層為八角柱,高18.30米(60.0尺),而最高一層為圓柱,高7.30米(24. 0尺),屋頂上還有海神波賽頓(Poseidon)的雕像,整座燈塔高達117米(384尺),竟相等 於一幢現代四十層高的建築物!

燈塔內部是螺旋狀階梯,燃油經階梯運往塔頂,塔頂的一座房間內,工人便倚靠燃燒石 油的燈光,再利用後方的鏡收集光線,然後反射出去,晚上以便是這樣以火光照耀大 海,白天則依靠反射陽光,據說燈光能照射到56公里外的海道那麼遠,並具有防衛及偵 察敵人的功用。

後來新的統治者遷都開羅(Cairo),燈塔開始失修,公元956、1303及1323年的三次大地 震還差不多將整座燈塔摧毀。公元1480年,遺址的大理石塊更被改用來興建碉堡,法洛 斯燈塔亦步其他已被摧毀的五個遺跡的後塵,成為除了現存的金字塔外,最後一個消失 的奇觀.

近年科學家於亞歷山卓港進行了不少挖掘工作,使人類對法洛斯燈塔有更深入的認識.

參考資料 http://w2.lses.tp.edu.tw/~s926425/intro.html



5.巴比倫空中花園

巴比倫的傳奇在世間絕無僅有:這個最初只不過是由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衝擊而成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一個無名小城,後來不斷壯大和輝煌,占地2100英畝,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兩河流域的明珠。此後的古城因為有了那座據說讓上帝感到又驚又怒的巴別通天塔而最終沒落。


 

  巴比倫古城遺址在現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90公里處,3800年前,這裏誕生過強大的巴比倫帝國,帶給人類歷史空前的輝煌,其古老的文明由蘇美爾人、巴比倫人、亞述人和迦勒底人共同創造,史稱巴比倫文明或巴比倫一亞述文明。巴比倫城在《聖經》中被稱為天堂


 

  巴比倫有足夠的理由聞名於世:首先,它是古代兩河流域地區最壯麗最繁華的都城,巴比倫古城有內外兩道城牆,城裏最壯觀的建築物,就是尼布甲尼撒王宮和著名的空中花園以及巴別通天塔。


 

巨塔之禍


 

  那麼為什麼把巴比倫城又叫做冒犯上帝的城市呢?這個說法來自《聖經舊約》。


 



 

通天塔


 



 

《漢謨拉比法典》正文

古城遺址


 

  考古學家們現在仍在巴比倫古城遺址上進行著發掘工作。許多宮殿、神廟、街道和住房已經漸漸露出地面。考古學家們正在和歷史學家、藝術家們一起,根據發掘出來的文物,複製古城巴比倫大多數建築物的原型,以便有朝一日能使這座人類宏偉的古城恢復舊觀。


 

  巴比倫城以其豪華壯麗著稱於世,包括王宮、神廟、大道和寺塔。其城門尤為世界之最,城池的8道城門用8個神的名字命名。


 

  最著名是北門,以巴比倫神話中掌管戰爭和勝利的女神伊什塔爾命名。城門高12,雄偉壯麗、氣勢磅礴。每道門有4個望樓,相互間以拱形過道相連,牆外壁及塔樓用色彩豔麗的彩釉磚和琉璃磚砌成,磚上飾有獸類浮雕,浮雕高約90公分,共有575座。


 

  由於多次戰火,此門現為該城惟一完整的建築,由柏林國家博物館復原收藏。


 

  世界上第一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也由巴比倫創立,它刻在一根高225,上周長165,底部周長190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正文有282條內容,用阿卡德語寫成。


 

  此外,巴比倫還第一個把一天劃分為12個時辰,並實行7日一周制度。後來的希臘文化、羅馬文化都深受其影響。


 



 

空中花園:令人稱奇的供水系統


 



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亦稱懸苑,它依偎在幼發拉底河畔,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西元前604-前562年)曾以興建宏偉的城市和宮殿建築聞名於世,他在位時主持建造了這座名園


 

  相傳,尼布甲尼撒二世娶波斯國公主賽米拉米斯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鬱鬱寡歡。國王為取悅愛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倫興建了高達25的花園。


 

  此園採用立體疊園手法,在高高的平臺上,分層重疊,層層遍植奇花異草,並埋設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園由鑲嵌著許多彩色獅子的高牆環繞。王妃見後大悅。因從遠處望去,此園如懸空中,故又稱空中花園


 

  空中花園雖然比不上伊什塔門和遊行大道多彩多姿,也不如巴別塔那樣氣勢雄偉,但是作為一種精巧華麗的古代建築則是出類拔萃的,僅僅是成功地採用了防止高層建築滲水及供應各平臺用水的供水系統,足以令它名揚千古了。


 

  因為美索不達米亞一帶氣候乾燥、絕少石材,而空中花園離幼發拉底河又有一段距離,所以專門的研究學者專家們認為空中花園應該要有完善的輸水設備,由奴隸不停地推動著連系的齒輪,把地下水運到最高層的儲水池中,再經過人工河流往下流以供給植物水份。


 

  米索不達米亞平原(Mesopotamian plain)沒有太多石塊,因此研究員相信花園所用的磚塊定是與別不同,相信它們被加入了蘆葦、瀝青及瓦,狄奧多羅斯更指出空中花園所用的石塊加入了一層鉛板,以防止河水滲入地基。


 

  然而從西元前539年起,巴比倫城曾先後被波斯人、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和帕提亞人佔領。自西元前4世紀末逐漸衰落,到西元二世紀則淪為一片廢墟;當年女神門內慶典大道兩旁的120尊石獅早已蕩然無存。




6.阿提密斯神殿

阿提密斯是希臘的狩獵女神,阿拉伯人稱她Lat,埃及人稱她依西斯(Isis),而羅馬人則稱她戴安娜(Diana),在古代的希臘阿提密絲女神深受敬仰,因此建了七大奇觀之一阿提密絲神殿。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550年
  建造地點:希臘古城愛菲索斯(Ephesus)中,大約在土耳其的Izmir(Smyrna)南面50公里
  神廟建築以大理石為基礎,上面覆蓋著木製屋頂。整個建築的設計師是Chersiphron父子,它最大的特色是內部有兩排,至少106根立柱,每根大約12至18米高。神廟的底座約為60乘120米。原廟毀於公元前356年的大火,在原址後建起的廟於公元262年再罹火難。
  阿提密斯神殿曾經歷過七次重建,首座阿爾忒彌斯神殿於公元前550年由建築師Samos、Chersihon及他的兒子metagenes設計,以愛奧尼亞柱式(Ionian)大理石柱支撐的建築。是首座全部由大理石建成的當時最大的建築物。整座建築物均由Pheidias、Polycleitus、Kresilas和Phradmon等當時著名的藝術家以銅、銀、黃金及象牙浮雕裝飾,在中央的「U」形祭壇擺放著阿爾忒彌斯女神的雕像,供人膜拜。後來在公元前356年,神殿為大火及侵略所毀,其後的重建,大理石柱長度增至21.7米,並且多了十三級階梯圍繞在旁邊。最後,由於愛菲索斯人轉信基督教,神殿在公元401年被St. John Chrysostom摧毀後,從此永遠在世界上消失了



7.毛索洛斯王陵墓

毛索洛斯墓廟位於哈利卡納素斯, 埋於陵墓內的人是公元前四世紀中葉波斯帝國屬地卡里亞的總督毛索羅斯(Mausoleum), 關於毛索羅斯王,人們對他的了解,僅止於他精力充沛,喜好戰爭,曾經征服羅德斯島,短短時間就成為邦國的領主。


 

 


 



 


位置在土耳其的西南方, 底部建築為長方形, 面積是40(120)30(100), 45(140), 其中墩座牆高20,柱高12, 金字塔高7, 最頂部的馬車雕像高6建築物被墩座牆圍住, 旁邊以石像作裝飾. 頂部的雕像是四隻馬拉著一架古代雙輛戰車. 此墓廟著名之處除了它的建築外, 還有那些雕塑. 毛索洛斯墓廟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Bryaxis, Leochares, Scopas, Timotheus< bod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